澳門國際創新發明展由中國發明協會指導,澳門創新發明協會主辦,是中國澳門地區最具規模及影響力的創新發明展,也是一個聯結全國、溝通世界的國際創新發明交流平臺。每屆澳門國際創新發明展都吸引許多世界各地的參賽者,2023年的第11屆澳門國際創新發明展就有來自海峽兩岸四地超過63個省市及地區和27個國家的發明組織、學校、企業和個人的發明家參賽,作品合計523件,是歷屆之冠。
比賽項目及參賽對象
項目一:創新發明作品項目【國內及其他國家或地區可選擇參加線上或線下展,澳門地區參加者必須參加線下展(下同)】
報名對象:企業、個人、學生
參賽形式:以企業、學生(個人或7人內小組)、個人或小組(7人內)的形式參賽。
參展類別:
注: 不接受健康食品、食品及藥品類作品報名。
項目二:創意作品項目
報名對象:海峽兩岸四地學生
項目三:科技繪畫獎
報名對象:海峽兩岸四地學生
參賽形式:個人形式參賽,不限主題(只需提供圖片,不需提供實物)。
重要事項日程
本屆比賽將同時以線上和線下形式進行,大會將會為參加線上比賽的項目進行線上評審,也非常歡迎參與人士前來澳門參加線下形式比賽。
(一)7月1日線上和線下的網上報名開始,8月31日下午六時截止報名;
(二)9月14日(星期六)、15(星期日),21日(星期六)、22日(星期日)為參加在線比賽的創新發明作品進行在線評審;
(三)10月24日(星期四)下午二時至六時,線下展會現場報到及布置;
(四)10月25日(星期五)至26日(星期日)及上午九時半至晚上六時,線下展會的國際評判團現場評審及全天對外開放予觀眾參觀;
(五)10月25日(星期五)在萬豪軒二樓舉行歡迎晚宴(澳門長崎街二樓,僅限邀請);
(六)10月27日(星期日)早上九時三十分至十二時舉行路演(僅限邀請);
(七)10月27日(星期日) 下午二時,在本會網站及展館現場公布獲獎結果及在大會工作室派發獲獎證書及獎牌,每間企業/個人/學校派出一位代表代領取。
報名及網上注冊手續
參賽要求
(一) 分為企業/個人組和學生組兩個組別;
作品提交要求
◆ 創新發明作品項目及創意作品項目參加在線展的提交參賽作品要求
1. 需根據評分標準的三個要素:①創造力;②可銷售性和效益;③可操作性;提交300字內的報告。
2. 請上傳作品圖片、視頻及海報至報名鏈接,海報模板由大會提供;
(二) 創意作品項目(只需提供圖片,不需提供實物)
1. 需提交在300字內的創意報告,其中包括:①創意設想;②實現構想;③科學原理;④優點。報告內容最少要有作品正面及左、右兩側或內部結構圖;參加者根據大會提供海報AI矢量圖來設計;
2. 大會將對創意作品項目進行內部評審。
(三) 以上兩個項目海報應各在5MB內,請自行壓縮。
◆ 創新發明作品參展需知
(一)所有參賽作品的介紹只接受中文或英文;
(二)每個參賽作品只接受最多由三個參加單位或七位發明人共同完成,有關資料必須只能在同一張證書上出現,不可分拆;
(三)所有參加在線比賽獲獎者的獎項將通過國際航空郵件或順豐到付發送,請提供正確的詳細中文或英文地址、收件人、電話及郵編。
作品規格要求:手繪畫作品規格一律以橫向形式繪制在4開(高420×寬 597mm)畫紙上,然后將圖畫拍攝下來,并在大會提供海報AI矢量圖來設計,設計完成后請導出png或jpg格式后在報名時填寫在“上傳作品”中;如參加線下展,請將設計完成后的AI文件交組織單位,由組織單位收集完成后打包發送至本會郵箱[email protected],大會將協助打印并貼在展板上。
線下參賽的展位、展臺及收費標準
1. 標準展位面積:3m(闊)×3m(深)×2.5m(高)
2. 展臺面積:1m(長)×0.45m(闊)×2.5m(高),展臺0.75m(高)
3. 創意作品展板1m(長)×2.5m(高)
4. 科技繪畫展板1m(長)×2.5m(高)
(二) 線下參賽者的展位、展臺及展板類別/收費標準
(三)參加創新發明作品項目的展位、展臺及和創意作品及科技繪畫展板配置
(四)參加線下展的參展細則
1、每個展位最多只能放4件作品,若報名不足4件作品,將由大會安排與其他單位的作品合并展位,而每件作品費用為:@MOP7,600元/件,@CNY6,900元/件或@HKD7,400元/件或@USD960;
參加線上展的參展收費及細則
(二) 每件作品的費用包括作品的評審費、獲獎證書一張和獎牌一面,但不包括郵寄費。
評分標準
大會將邀請CAI、WIIPA、HKFII、HKIA和世界的友好組織派出國際評審團為參賽作品進行評審。
(一)創新發明作品項目評分標準:
1、 大會將根據下表的標準來評審:
2、 凡在線參賽者的視頻解說占40%;報名時提交的作品介紹資料共占60%;
3、 凡線下參賽者將根據現場表現評分,線上或線下的參賽者,除創意作品項目外,都需要提交視頻作評審。
獎勵方式及要求
往屆優秀獲獎項目介紹
——《高性能金剛石同位素電池》
該項目榮獲第11屆澳門國際創新發明展金獎。金剛石同位素電池是利用金剛石晶體構筑的半導體換能結,將放射性同位素中的射線能量吸收并轉換為電能輸出的特種供電裝置。它利用半導體工藝制備,易于與芯片集成,相比于太陽能電池來說,其不受光照影響,可以在遠離太陽的深空、無光照的深海、深林等環境中穩定輸出能量。金剛石同位素電池改變了傳統電池壽命的限制,是變革性的新型電池技術。
圖:金剛石同位素電池原理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該項目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天地一體頻譜認知智能實驗室提交,榮獲第11屆澳門國際創新發明展金獎。該項目通過無人機載陣列,突破機載空間譜測向和場圖定位兩大創新技術,不僅能夠實現同頻多信號超分辨測向,更能對未知多輻射源進行同時高精度定位,為復雜電磁環境偵察,災難搜救,自主定位導航等重要領域提供重要支持。
◆ 廣東工業大學智能信息處理研究院
該項目榮獲第10屆澳門國際創新發明展金獎。心房顫動是一種最常見的心律失常疾病,會引起中風和心力衰竭等疾病。在心勝病患者中,有房顫的患者死亡率是其他患者的兩倍。對房顫信號(f波)頻率和振幅的分析具有顯著的臨床意義。目前市面上的心電圖機無法提取微弱病理特征波形,從而進行分析。該項目研發的產品使用獨有的盲信號分離技術,可提取微弱病理特征波形,利用特有的AI算法自動對心電圖結果進行識別,并給出診斷建議,準確率高達90%。
◆ 南通紡織絲綢產業技術研究院
該項目是由南通紡織絲綢產業技術研究院與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南通宏大實驗儀器有限公司、東華大學四家單位聯合研發,榮獲第11屆澳門國際創新發明展金獎。該項目歷經3年多持續技術攻關,反復試驗驗證,采用仿生性設計,用客觀指標來取代傳統的人為手感風格評價。目前該儀器已獲2023年度南通市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并應用在東華大學、青島大學、羅萊家紡等。有力推動了紡織新產品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