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科技創新發展戰略的推進,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國家科技獎和中國專利獎都受到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高度青睞。榮獲中國專利獎的項目在國家科技獎評選中有獨特優勢,而隨著國家對于高價值專利和人才的重視,很多地區也把中國專利獎作為人才評定的重要依據。
作為國家級的至高獎項,中國專利獎與國家科技獎究竟有哪些異同之處呢?下面我們做了簡要的對比和分析,供各位科技工作者參考。
1、獎項設置
國家科技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中國專利獎:中國專利金獎、中國專利銀獎、中國專利優秀獎、中國外觀設計金獎、中國外觀設計銀獎、中國外觀設計優秀獎。
2、項目選題
國家科技獎以某一項重大科學技術為主題進行組織和申報;而中國專利獎則是以授權專利為主題,且必須為申報當年的上一年度12月31日前授權的專利,可以是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
3、申報單位
國家科技獎的申報單位是完成單位,可以是一個或多個,并且對于同一家單位申報國家科技獎的數量沒有限制。但是專利獎的申報單位必須是專利權人,并且相同的專利權人申報專利獎的數量最多為2項(如果一個專利權人想申報多項也是可以的,但必須提前規劃)。
4、提名與推薦
國家科技獎的提名與中國專利獎的推薦環節比較類似。國家科技獎通過省級主管部門提名的,基本上都是省科技獎一等獎以上;中國專利獎通過省級主管部門推薦的,基本上都是省專利金獎,每個省推薦名額有限。另外,國家科技獎與中國專利獎都可以通過院士、國家有關部委等渠道提名或推薦。
5、申報書的撰寫
國家科技獎申報書是圍繞科技成果而來組織和撰寫的,與國家重大戰略需要和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緊密結合;而中國專利獎申報書內容是圍繞申報專利而進行的,專利屬性之一是法律屬性,所以明顯不同之處在于中國專利獎申報書部分內容涉及到專利法律例如專利質量、專利轉讓、專利許可、專利布局等,這部分涉及到專利法律術語,需要特別重視。建議可以找有申報經驗的專家進行修改或校稿。
6、產業化應用證明
國家科技獎的產業化實施應用是通過完成單位來體現的;而中國專利獎申報中專利技術的產業化是通過自主實施、轉讓、許可等方式體現的,涉及的專項審計報告、轉讓或許可證明等資料都需要提前辦理,因為申報書對于年份及數據的要求非常嚴格。
如2020年中國專利獎申報書涉及的經濟效益,詳見下圖:
7、關于第三方評價
國家科技獎非常看重科技成果評價,并且需要找本領域資深的專家進行評價;而中國專利獎不同,不需要科技成果評價或第三方評價。
8、關于聯合報獎
國家科技獎涉及面比較廣,對于科技成果的貢獻者往往有多個,容易發聯合報獎;而中國專利獎不同,它是以專利權人來獨立申報的,不存在聯合申報的概念,當專利權人有多個時,則以多個專利權人共同申報。
9、關于答辯
所有國家科技獎的候選者都要參與答辯;而中國專利獎并不是所有的都要參與答辯環節,只有爭奪金獎銀獎的專利項目才會參與答辯。
綜上所述,我們整理了一個清晰的對比表,以便于大家理解和認識,具體如下:
隨著知識產權意識的逐漸提高,對于專利獎的關注也日益增多,專利獎每年的申報數量也在增加,然而獲獎數量卻沒有太大變化。 因此隨著專利獎申報的難度逐步增加,有意向的單位應該盡早規劃。
如果需要進一步咨詢專利獎申報相關內容,可以及時與我們溝通聯系。科沃園知識產權公司具有近8年的中國專利獎申報輔導經驗,已經輔助超過100多家單位榮獲中國專利獎。尤其今年已在上海、南京、珠海、深圳、中山、廣州、清遠等地市開展了中國專利獎申報的專題培訓,取得圓滿成功,并且被人民日報、南方+、今日頭條、澎湃新聞、信息時報、南方知識產權、中國知識產權資訊網、瀟湘晨報等8家媒體爭相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