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6日,由廣東藥科大學、香港大學聯合主辦的主題為“創新 合作 發展 引領”的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峰會在中山完滿舉辦。峰會不僅邀請生物醫藥界兩院院士和知名專家學者作專題報告,期間還一并舉行了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產業+金融”新型研發機構實體、“香港大學生物醫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伙伴實驗室廣東藥科大學分中心”、“廣東藥科大學——香港大學創新平臺”啟動儀式,旨在打造省內首家粵港高校合資的新型研發機構,尋發展新風口。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技術副總師、中國藥學會監會長陳凱先院士;香港大學支志明院士、徐愛民教授;澳門科技大學王一濤教授、廣東藥科大學郭姣教授等生物醫藥界兩院院士和知名專家學者應邀出席峰會。香港大學30多名教授及粵港澳生物醫藥產業協同創新聯盟、中國整合藥學聯盟近 100家成員單位集體參會??莆謭@集團總經理張帥先生作為中國整合藥學聯盟理事會理事之一,受邀帶領員工代表出席了本次大會。
專家建言會
在峰會的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院士專家建言會上,與會專家圍繞“如何整合醫藥領域海內外優質人才資源,匯聚科技人才及團隊來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業,為廣東發展提供精準服務”“如何為醫藥創新體系政產學研構建良好生態環境,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率先發展,加快中山市創新驅動走在前列”“中山市如何利用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專家資源,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名城”及“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生命健康產業發展的定位及方向建議”四個議題,把脈中山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希望廣東抓住灣區發展新機遇,中山應在醫藥產業中明確自身定位。他表示看到了廣東生物醫藥產業的優勢,民企和資本的活力在這里表現突出,希望今后運用好平臺將數量眾多的小企業結合,打造有影響力的大醫藥企業。
創新平臺啟動儀式
在廣東藥科大學與香港大學創新平臺啟動儀式上,舉行了“廣東藥科大學——香港大學創新平臺”、“香港大學生物醫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伙伴實驗室廣東藥科大學分中心”揭牌儀式。廣東藥科大學、香港大學和中山市政府此次開展創新合作,旨在搶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充分發揮香港大學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引領作用、國內三所藥科大學之一的廣東藥科大學在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方面的鏈接作用,以及中山市政府在空間載體和政策支持方面的優勢,創新合作體制機制,共建國家級國際孵化器、國家級聯合實驗室、技術轉移中心等,打造省內首家粵港高校合資的新型研發機構。
專家論壇報告
揭牌儀式后,中國科學院陳凱先院士,香港大學徐愛民教授,澳門科技大學王一濤教授、廣東藥科大學郭姣教授分別做了主題演講。
陳凱先院士發表了《新藥研發的前沿動向和我國發展態勢》的專題演講
陳凱先院士認為, 在CEPA、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背景下,中山和香港的合作創建國家級生物醫藥科技創新區,充分發揮香港醫藥監管機制機制、自由港、連接國際作用,爭取在全球創新藥同步應用、細胞免疫治療等前沿醫療技術率先研究應用等政策上先行先試。
中國科學院陳凱先院士(右)與科沃園集團總經理張帥(左)就粵港澳大灣區的生物醫藥前景進行交流
徐愛民教授發表了《抗體工程技術開發與運用》的主題報告,探討抗體作為研究工作的探針應如何獲得并體現其價值; 郭姣教授以《創新引領匯聚資源 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醫藥產業一體化》為主題的報告指出,未來雙發放將從“三個注重”開展合作:注重前瞻布局,著眼未來,推動一流的發展; 王一濤教授發表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思路與創新探索》的主題報告,對重點實驗室如何定位、特色凝練、創新管理及發揮科研成果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提出了思考意見。
論壇為粵港澳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提供更為前沿的信息、更為創新的理念、更加開放的思路,中山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位置,在中山布局健康產業,借鑒港澳制度和機制,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在健康醫藥產業和醫療服務領域的深度合作,可輻射珠三角乃至整個華南地區的健康醫療需求。隨著產學研合作的進一步深入,將加快推動這一產業點發展。
廣東藥科大學校長郭姣表示:“中山市在生物醫藥產業領域先行先試走在了前面,中山市政府對生物醫藥產業支持力度大,但中山應找準自己的定位。我們中山要打造核心競爭力也應該找到自身發展特色,另外創新平臺應該有為企業創新服務的能力,為企業問診,把脈,使企業的產品得到再提升?!?/span>
香港大學徐愛民教授(右二)、廣東藥科大學蘇政權教授(左二)與科沃園集團總經理張帥(右一)、商務經理顏玉嬋(左一)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