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報道認為,中國在很多方面領先世界,去年中國智能手機用戶總數為6億多,超過其他任何地方,互聯網用戶數量也達到7.51億。
據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5月17日報道,在2018年的一份報告中,美國初創生態系統研究組織“初創公司基因組”稱,目前中國在備受關注和迅速發展的高科技領域加密貨幣和人工智能的專利申請數量世界排名第一,這要歸因于政府的積極支持,以及中國國內對新技術的需求和較為寬松的專利體系。
亞鍇璞隆投資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分析師費利克斯·楊(音)說:“中國最近一些政府文件都提到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是重要的新技術,將獲得國家支持。”他說,除此之外,“近年來,消費者和企業對獲得的服務要求更高了”。
報告說,去年中國人工智能相關專利申請數量是排名第二的美國的4倍,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相關專利申請數量是美國的3倍。2015年中國在這兩方面就已超過美國,這一趨勢在隨后的兩年變得更加明顯,自2016年以來中國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專利數量增加了約4倍,達到1500多項。
報道稱,中國初創企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因于政府的支持,中央政府的補貼已經幫助推進了中國半導體行業。眼下政府機構將資本和政策支持導向人工智能:教機器像人那樣處理指令和讀取數據。
臺北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行業分析師李震華說:“在為中國初創企業尋找資金的問題上,政府相當支持。”
報道稱,與此同時,從上班族到大型制造商,中國消費者也對服務提供商正在關注的技術有足夠的期望,這些期望有助于推動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的發展。
美國市場調研公司國際數據公司(IDC)中國區主管姬蒂·福克說:“人工智能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都很常用,今年區塊鏈開始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福克說,自動化客戶服務、自動化銷售和緊急響應人工智能系統在中國尤其受到青睞。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及其子公司處理了中國90%的人工智能客戶查詢服務。IDC估計,目前在中國有200多家與區塊鏈有關的初創公司。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中國力量研究項目在一份報告中說,中國各行業的研發者可以比其他國家的研發者更快地積累專利,因為中國在專利授予上比日本和美國等國家寬松。
該報告說,中國人申請難度較高的三方專利——向日本、美國和歐盟提起聯合申請——比美國人少。自1990年以來,美國每年獲得至少1萬項三方專利,而中國一年內獲得的三方專利從未超過2000項。
該報告說,海外獲得專利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成本也更高,因為專利審核更嚴格。
本文標簽: 【科沃園知識產權】專利申請 專利加急 專利獎 專利獎申報 國家知識產權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