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評論員
南方時論
4月23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廣東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7年度)白皮書》和全省知識產權審判十大案例。統計顯示,2017年我省法院共審結各類知識產權案件7.1萬件,占全國法院新收知識產權案件總數1/3,不但再創歷史新高,并且繼續居全國法院首位。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國家戰略層面,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發展大局,積極適應國際形勢新變化,部署開展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推動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設立知識產權法院,極大促進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發展。習近平主席在前不久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明確將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作為擴大開放的一項重大舉措,表態將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完善執法力量,加大執法力度,保護在華外資企業合法知識產權,彰顯了保護知識產權的決心和信念。司法是保護知識產權的主導力量,全省各級法院務必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發揮好知識產權審判激勵和保護創新的職能作用,為推動全省創新驅動發展,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堅強司法保障。
廣東是創新大省、專利大省,也是知識產權案件大省。近年來,我們通過積極推進知識產權專門審判機構建設,加大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力度,知識產權案件辦結率、法官人均結案率不斷提升,有效地滿足了科技創新對知識產權專門化審判的司法需求;通過發布年度《廣東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和全省知識產權審判典型案例,深入開展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宣傳,使知識產權觀念逐步獲得全社會的廣泛認同。但是我們要清醒認識到,當前,從我省到全國,知識產權案件始終處于持續大幅攀升態勢,涉及前沿領域、案件標的額高、司法認定難度大、社會關注度高的新類型、疑難復雜的知識產權案件頻頻出現,對法院審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省各級法院要認真貫徹中央提出的“實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要求,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的懲治力度,把違法成本顯著提上去,把法律威懾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為知識產權保護提供強有力的司法引領,各級審判機關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緊扣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針對影響和制約知識產權審判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研究對策措施,著力破解難題、補齊短板,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v觀我國知識產權領域的典型案例,廣泛涉及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反壟斷等多方面,不乏移動互聯網等很多新領域的新問題。對此,全省各級法院要以典型案件為切入點,通過公平正義的司法審判,將知識產權保護的一系列重要法治理念、司法原則樹立起來,形成鮮明的司法價值導向;要從滿足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現實需要和社會公眾期待出發,著力解決知識產權保護過程中備受關注的舉證難、成本高、周期長、賠償低等問題,改進裁判方式,推進知識產權案件繁簡分流,切實增強知識產權司法救濟的便民性和時效性,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
為知識產權保護提供強有力的司法引領,各級審判機關必須遵循審判規律,以創新的方法激勵創新,以創新的方式保護創新,以改革的思維解決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為知識產權審判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不竭動力。今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若干問題的意見》,就完善知識產權訴訟制度、加強知識產權法院體系建設、加強知識產權審判隊伍建設,作出了帶有全局性、體制性、根本性的部署。全省各級法院要以此為重點和契機,堅持高點站位,以持續深化改革突破體制機制障礙,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和水平,努力營造不敢侵權、不愿侵權的法律和社會氛圍;要既立足我國國情,又尊重國際規則,借鑒國際上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成功經驗,積極構建中國特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新模式,不斷增強我國在知識產權國際治理規則中的引領力。
推動廣東實現高質量發展,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必不可少,司法力量責無旁貸。全省法院務必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切實把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成效體現在辦案質效上,體現在司法公信力提高上,確保黨中央各項改革部署在廣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以知識產權保護的廣東經驗,為加快推進我國知識產權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向現代化邁進作出新貢獻。
本文標簽: 【科沃園知識產權】專利申請 專利加急 專利獎 專利獎申報 國家知識產權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