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業情況瞬息萬變,競爭對手絡繹不絕的環境下,手握“專利”這個利器,中國企業才能在國際化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1、互聯網企業新玩法
打過0元的車、點過不超過5元的外賣、騎過路邊的免費共享單車……每當某個互聯網產業興起,競爭對手們大把燒錢占領市場成了常態,而我們這些吃瓜群眾,都曾因此收過漁翁之利。
所以當今年5月,王思聰和聚美CEO陳歐隔空互懟“共享充電寶到底能不能成”時,我們已經波瀾不驚了——因為在大家眼中,共享充電寶如果進入市場,跟剛剛平息的共享單車之爭,頂多就是換湯不換藥。
可是沒有想到的是,共享充電寶的玩法升級了,它陷入了你死我活的專利之爭,截止9月底,有關共享充電寶的知識產權訴訟已經發生了45起。而操盤“街電”的陳歐在多個公開場合表示:專利是街電的“核武器”,他將會利用這項武器,讓后來者無法入場。
2、制造行業新競爭武器
雖然共享充電寶的這場專利戰爭,本質上還是一片混亂,但是這起碼讓每個人都了解了,無論什么產業,都需要有專利意識。
要知道,很多全球型企業之所以很難被超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們在獲取專利的同時,對專利進行了有效布局,從而構筑起立體攻防體系,這樣一來,既可以用專利武器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產品質量及服務,又可以用專利武器保護自己不被別人攻擊。
比起互聯網產業,制造業的專利競爭還要嚴重一些。2016年,國產手機品牌華為以專利侵權為由狀告三星,起訴三星在全球范圍內使用華為的知識產權,并在眾多國家銷售其產品且相關專利數量多,卻沒有向華為申請許可,這嚴重地侵犯了華為的專利。
要知道在此之前,全球手機行業的另一個巨頭蘋果已經開始向華為繳納專利費用。2015年,華為向蘋果公司許可專利769件,業內估算蘋果去年向華為支付的費用在上億美元量級。而2016年7月21日,三星反而向華為提起訴訟,稱華為旗下多款手機和平板電腦侵犯三星專利,向其索賠1.61億元。
最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發布了八份與三星專利相關的專利無效宣告復審決定。其中,5件被宣告全部無效,1件部分無效,僅有2件維持有效。
3、做專利的一流企業
有個流行的說法叫做,“三流企業賣苦力、二流企業賣產品、一流企業做專利”。這是一個喜聞樂見的現象,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注重技術,這意味著,有朝一日“中國制造”的標簽將會被完完全全撕下來。
最近,全球領先的智能信息服務提供商科睿唯安發布了《2017全球創新報告:進無止境》,這個報告指出,2016年度,中國新發明專利的數量占全球總量68.1%。尤其是在家電領域,中國企業打敗外國對手,再次站上了榜首位置。
其中連續3年占據發明專利數量全球領先地位的公司,是中國的美的集團。美的去年的專利申請量共計13546件,發明專利5562件,比其他同行高出了整整一倍。同時,它還拿下了家用電器和廚房電器兩項專利量第一。
截止到2016年底,美的集團累計國內專利申請量突破5.4萬件。據美的集團2016年年報顯示,2016年美的全集團申請專利13546件,發明專利5562件,繼續保持家電行業第一。以此計算,去年一年,美的集團平均每天獲37項專利,平均每天獲得的發明專利達15件以上。
美國的大企業IBM公司也是專利“大戶”,已經連續24年蟬聯美國專利榜榜首。但是根據公開報道,IBM在2016年申請了8808項專利,相比之下,中國美的集團去年在專利申請數量上已經超越了IBM。
比起IBM這樣的老牌公司,美的集團的發展算是非常迅速了。如果你們想要成為它們這樣的專利大佬,讓公司走得更加一帆風順,下面有幾件你需要做到的事情:
1、增加技術人才儲備
美的集團之所以能夠成為全球領先的科技集團,在全球市場站穩腳跟。種種優秀成績絕不是偶然,這都是因為它們在科研投入以及人才儲備的投資上毫不吝嗇。據了解,美的集團近兩年大力引入國際化人才,還在美、日、德、意等多國設立海外研究機構,目前在全球已布局近20個研發中心。美的集團第22屆科技月,除了豐厚的獎金激勵之外,首次將庫卡、東芝納入全集團創新評比體系之中,其協調調動全球創新資源的決心和能力可見一斑。
2、優質資源整合并購
在專利方面,發達國家走得比較早,如果想要追趕上它們,在努力發展的同時,能夠兼并擴張,借助已經成熟的企業的力量就更好了。美的先收購東芝家電,后收購全球四大機器人公司之一的德國企業庫卡,對于專利的努力發展,它一直在路上。
而在行業情況瞬息萬變,競爭對手絡繹不絕的環境下,手握“專利”這個利器,中國企業才能在國際化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