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支持企業創新發展,6月6日,由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與深圳高新投共同發起設立的“深圳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擔保風險補償基金”(以下簡稱風險補償基金)正式簽約啟動運行。
記者了解到,風險補償基金是深圳市知識產權投融資領域首個基金,其首期規模為3000萬元,對應銀行貸款規模3億元,科技企業最高可獲知識產權質押貸款500萬元。副市長黃敏出席啟動儀式。
風險補償基金首期規模為3000萬元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是一種相對新型的融資方式,指企業或個人以合法擁有的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經評估后作為質押物,向銀行申請融資。隨著產業轉型升級加快,企業對專利技術的轉換運用越來越重視。據統計,去年全國專利質押融資額超過720億元,同比增長65%。
風險補償基金作為深圳首個知識產權投融資領域的基金,其成立具有示范帶動作用。據了解,風險補償基金首期規模3000萬元,其中,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中央服務業專項引導資金1000萬元出資,高新投融資擔保公司以自有資金2000萬元出資,存續期為5年。同時,經過公開征集意向管理人和專家評審,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委托深圳高新投集團作為風險補償基金管理人。深圳高新投融資公司為合作擔保機構,合作銀行為北京銀行深圳分行、交通銀行深圳分行和中國銀行深圳分行,負責為中小微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提供擔保、貸款等服務。
風險補償基金能有效擴大服務覆蓋面
2017年,深圳全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額達42億元,處于全國、全省領先地位。
風險補償基金啟動后,同一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單筆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金額最高可達500萬元,同一企業三年內累計參與本基金支持的風險補償支持貸款金額最高可達1000萬元。記者了解到,風險補償基金能有效擴大服務覆蓋面,發揮10倍杠桿的放大作用,首期3000萬元可對應銀行貸款規模3億元。
后續可根據運營情況擴大基金規模
2017年10月,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深圳市高新投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作為創始出資人,于2017年10月共同發起成立風險補償基金。值得一提的是,風險補償基金開創性地由市屬國有金融企業聯合財政資金開展工作,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化“知本”為“資本”,提升知識產權流動性價值,為創新型企業注入金融活水,是深圳新形勢下促進科技創新、推動產業提質增效的有益嘗試。
風險補償基金首期規模3000萬元,該基金還對政策資金和社會資金開放,后續可根據運營情況擴大基金規模。
本文標簽: 【科沃園知識產權】專利申請 專利加急 專利獎 專利獎申報 國家知識產權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