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第二十五屆中國專利獎評審結果公示》,基于上述數據,我們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包括獲獎總體情況、分金銀獎獲獎項目分析以及部分著錄項目等信息分析,為關注中國專利獎項目的申報人提供參考信息。
一、第25屆預獲獎專利總體情況分析
第25屆中國專利獎,共評選出中國專利金獎30項(其中發明29項,實用新型1項),中國專利銀獎60項(其中發明59項,實用新型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610項(其中發明608項,實用新型2項);以及外觀設計金獎10項,外觀設計銀獎15項,外觀設計優秀獎47項。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24屆,中國專利優秀獎的數量出現了大幅下降,由24屆的777項下降為25屆的610項,下降率達到21.5%,可以看出,專利獎的獲獎難度明顯增加!獲得金獎、銀獎、優秀獎的實用新型合計只有4項(24屆有8項實用新型獲獎,23屆有11項實用新型獲獎),相比于發明,實用新型的獲獎難度進一步升高。近三年獲獎數據情況對比表如下表1所示。
二、第25屆中國專利金獎預獲獎項目分析
2.1 申請日分析
從申請日角度分析,獲得中國專利金獎的30項專利,申請日最早的是2006年,其他的由2008延續到2021年,其中申請日在2017-2021年的專利數量最集中,也就是報獎年份前的2-6年期間申請的專利較多;詳情如下所示:
2.2 地域分析
從地域角度分析,我們以獲獎專利的第一專利權人所在省市為準,進行統計分析,專利金獎的獲獎項目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有9項;其次是廣東,有7項;江蘇、上海各3項,各省市的金獎項數詳情如下所示:
2.3 專利同族分析及法律事件分析
獲得中國專利金獎的30項專利中,未布局國際專利申請、同族專利申請的,有12項,布局了國際專利申請的有17項,而在其他國家布局了同族專利的,有18項,其中專利同族數量最多的一個項目,有30多個同族專利。同族專利申請比較多的項目詳情如下:
從法律事件分析,30個專利金獎項目中,1項經歷過無效,這種項目一般市場前景比較好;有5項進行過專利許可、1項有海關備案,表明相關項目的專利運用情況良好,具體詳情如下:
2.4 技術領域分析
獲得金獎的30個項目中,從專利的IPC主分類來看一下技術領域,細分到大類,占比多的是C07共5項,另外A61、H04、各3項;按照大類數據分析詳情如下:
第25屆金獎獲獎項目具體清單如下:
三、第25屆中國專利銀獎預獲獎項目分析
3.1 申請日分析
從申請日角度分析,獲得中國專利獎銀獎的60項專利中,申請日從2008年延續到2022年,其中申請日在2015-2021年的專利數量最集中,也就是報獎年份前的2-8年期間申請的專利較多,這點與金獎的項目基本保持一致;詳情如下所示:
3.2 地域分析
從地域角度分析,我們以獲獎專利的第一專利權人所在省市為準,進行統計分析,專利銀獎的獲獎項目中,排名第一的是廣東省,有15項,其次是北京市,有12項,江蘇省以6項排名第三,各省市及銀獎項數詳情如下所示:
3.3 專利權人分析
從申請人類型分析,企業41家,具有絕對優勢,其次是學校17家,科研單位占比3家。各類型專利權人情況如下圖所示。
3.4 專利同族分析及法律事件分析
獲得中國專利銀獎的60項專利中,未布局國際專利申請、同族專利申請的有33項,僅布局國際專利申請、未進入其他國家的有3項,而在其他國家布局了同族專利的,有24項(由于數量較多,暫不列詳情)。通過金銀獎的項目分析可以看出,國際專利申請、同族專利布局的重要性是很明顯的,凸顯了高價值專利的方向。
從法律事件分析,60個專利銀獎項目中,5項進行過質押,這種項目一般市場前景比較好;有20項進行過專利許可,有1項專利為標準專利,表明相關項目的專利運用情況良好,具體詳情如下:
3.5 技術領域分析
獲得銀獎的60個項目中,從專利的IPC主分類來看一下技術領域,占比前兩位的是主分類號是A61K和A61P領域;以上也能夠看出本屆熱點領域所在。
排名前7的領域,具體詳情如下,也能為我們報獎單位提供領域參考性:
四、第25屆中國專利優秀獎預獲獎項目分析
4.1 地域分析
本次共計評選出中國專利優秀獎610項(其中發明608項,實用新型2項),我們以獲獎專利的第一專利權人所在省市為準,進行統計分析,排名第一的是廣東,有172項,其次是北京,有91項,江蘇62項;具體省份信息統計數詳情如下所示:
4.2 專利權人分析
從專利權人類型分析,企業占比達83.11,具有絕對優勢,其次是大專院校占約16.72%,科研單位占比6.5%左右,剩余是個人和機關團體。各類型專利權人占比情況如下圖所示(由于多個項目涉及多個專利權人,因此數據統計會有重復)。
由于從22屆專利獎開始,對于大型集團公司等的申報名額有了限制,所以按照專利的第一申請人進行分析,25屆優秀獎擬獲獎數目最多的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4項,清華大學4項,其次是東華大學、中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山東大學、溫州大學激光與光電智能制造研究院,分別有3項,排名前30的第一申請人獲獎詳情如下:
4.3 專利申請日分布情況分析
擬獲得優秀獎的項目,申請日從2005年-2022年,每年都有,但是高度集中在2016-2021年,從2016-2021年每年的數量都超過了60項。從獲獎專利的情況來看,其中最多的是2020年有102件,然后是2019年83件,2018年81件。下圖是擬獲獎專利的申請日分布信息。
4.4 技術領域分析
獲得優秀獎的610個項目中,從專利的IPC主分類來看一下技術領域,細分到大類,占比多的依次是G06、H01、G01、A61等,可以看出電學、光電、機械等領域依然是熱點,按照大類數據分析詳情如下:
五、外觀設計預獲獎項目分析
第25屆共計評選出外觀設計金獎10項,外觀設計銀獎15項,外觀設計優秀獎47項。由于外觀設計的獲獎數量不多,不再區分金獎、銀獎和優秀獎,我們對合計的72個獲獎項目做整體分析。
5.1 申請日分析
從申請日角度分析,外觀設計獎的合計72項獲獎項目中,由于外觀設計的保護期限僅有15年,相比于發明和實用新型,獲獎項目申請日比較集中,從2014年延續到2021年,其中申請日在2018-2021年的專利數量最集中,也就是申請日在報獎年份前的2-5年期間的較多;詳情如下所示:
5.2 地域分析
從地域角度分析,我們以獲獎專利的第一專利權人所在省市為準,進行統計分析,外觀設計的獲獎項目中,最多的是廣東有15項,浙江10項,江蘇8項,北京6項,各省市的數詳情如下所示:
5.3 領域分析
獲獎的72個項目中,從專利的洛迦諾分類號可以看出,占比最多的是12-08,其次是23-04和06-01;數據分析詳情如下:
5.4 專利同族分析及法律事件分析
外觀設計獎的合計70項獲獎項目中,布局了國外同族專利的有6項,從法律事件分析,70個外觀設計獎項目中,3項進行過質押,3項做了海關備案,有8項進行過專利許可,表明相關項目的專利運用情況良好,具體詳情如下:
小結
經以上數據分析,我們得出如下經驗供參考,值得說明的是,因每年受政策以及評審變化可能會有不同,如下總結僅供參考:
1.從專利的類型看,本屆獲獎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均有,但是從獲獎數量看,發明占有絕對優勢,外觀設計其次,實用新型的獲獎數量從22屆到25屆一直在減少,25屆實用新型僅獲得1項金獎、1項銀獎和2項優秀獎,可能與申報數量和評審要求都有關系,但是整體看出專利獎凸顯高價值專利的導向。
2.從獲獎專利的申請日方面考慮,發明和實用新型申請日在評獎前的4-8年,獲獎專利是最多的,考慮主要原因可能是這個時間段來說,4-8年前的技術先進性還比較好,而且如果進行了產業化,也有充足的產業化經濟效益,有可能上述原因對于獲獎是有利的;而外觀專利,申請日更集中在評獎前1-3年申請的專利比較多,筆者推測,這與外觀設計對應產品的更新換代比較快有關。
3.從23屆到25屆獲獎數據來看,外觀優秀獎的數量大概會維持在少于50項,因而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因部分專利在專利獎申報前后有多次變更的,所以以上相關信息統計可能存在偏差,具體以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官方公示數據為準。如果想獲得25屆獲獎清單電子版或更詳細的深度分析或專題分析,可以關注本公眾號,后臺私信工作人員,安排專業老師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