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專利事業實現了量質齊升的突破性發展,為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有力支撐。
這期間,國家知識產權局不斷加強專利法律法規制度建設,積極推進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修改、職務發明條例制定等重點領域立法工作。5年間,國家知識產權局還先后制定、修改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如《專利審查工作“十二五”規劃(2011-2015年)》《專利代理行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等,并結合知識產權系統執法工作實際,出臺了《專利行政執法操作指南》等文件,有效規范行政執法工作,全面提升辦案水平。
同時,國家知識產權局為了加強政策指導和公共服務,出臺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實施專利導航試點工程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助力創新創業的意見》等政策措施。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正著力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全面促進專利創造、申請、代理、審查、保護和運用全鏈條各環節的質量提升工作,為加快實現專利創造由多向優、由大到強的轉變提供助力。在專利代理行業監管方面,國家知識產權局不斷完善行業監管機制,進一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全面推動“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深入開展。2016年下半年,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關于開展專利代理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打擊專利代理“掛證”等行為的專項整治工作,已逐步清理整頓了一批違法違規執業的專利代理機構和專利代理人,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掛證”“黑代理”等違法違規行為的增長勢頭。與此同時,國家知識產權局還加大對代理機構和代理人的執業誠信信息披露力度,強化行業自律,促進專利代理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提升。
除了上述情況外,由國家知識產權局、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等起草的國家標準《專利代理機構服務規范》正式實施。國家知識產權局條法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專利代理機構服務規范》是圍繞提升專利代理質量這一核心目標,從服務質量管理規范性的角度出發,集中解決專利代理服務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如專利代理機構管理問題、專利代理服務程序、專利代理服務質量等。提升專利質量,涉及到專利創造、申請、代理、審查、保護和運用全鏈條各環節,是一個復雜的體系,一項長期的工作。2016年底,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真貫徹中央提出的新發展理念,切實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重要文件決策部署,出臺《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多措并舉、科學謀劃全鏈條各環節的專利質量提升工作,努力實現專利領域的高水平創造、高質量申請、高效率審查、高效益運用。
《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提出了“四大重點工程”,具體包括發明創造與專利申請質量提升工程、專利代理質量提升工程、專利審查質量提升工程以及嚴格保護和高效運用促進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專利代理是將創新成果轉化為專利權的重要環節。高質量的專利代理服務既能促進技術方案的拓展和提升,又能幫助創新者獲得與其技術貢獻相適應的專利權保護范圍。《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提出,既要強化專利代理管理、能力建設和代理質量監管,又要不斷推進行業信用體系建設。
專利審查是知識產權保護的源頭和專利工作的基礎。把好專利審查授權關,避免不當授權,向社會公眾提供保護范圍清晰適當、權利穩定可期的專利權是審查質量提升的關鍵。《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明確指出,應當全面提升審查質量管理水平,加強審查員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審查質量和效率,充分發揮專利審查工作向前促進科技創新水平提升、向后促進專利市場價值實現的雙向傳導作用。在嚴格保護和高效運用促進專利質量提升工程方面,《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方案》要求,堅持市場導向、價值驅動,營造良好的專利保護環境,培育充滿活力的專利運營市場。
除此之外,《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方案》還提出完善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營造以質量為導向的輿論環境、加強審查質量流程保障等“八大基礎支撐”,從而確保專利質量提升工程落到實處、取得實效。5年來,我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穩步發展階段。
為指導和督促地方健全質量導向的專利政策,國家知識產權局改進了專利統計口徑和公布數據的方式,進而更多地體現了專利質量因素,引導地方更加重視專利質量。“對專利統計數據公開內容進行調整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專利質量,更好地發揮專利統計指標的創新導向作用。”國家知識產權局規劃發展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專利統計數據公開內容的調整,有利于引導申請人合理利用專利制度,更加真實地反映創新水平和能力,也有利于優化專利審查資源配置,提高科學決策水平。5年來,我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穩步發展階段。在專利方面,2017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達138.2萬件,同比增長14.2%;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量和外觀設計申請量分別為168.8萬件和62.9萬件;2017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5.1萬件,同比增長12.5%。
在加強專利運用方面,國家知識產權局主導行業和地方深入推進專利導航和分析評議工作,實施專利導航試點工程,并制定發布《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工作指南》。2017年,我國專利質押融資額超過720億元,各類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首期募集資金42.8億元,專利運用的經濟效益日益顯著,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成績亮眼。自2014年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財政部以市場化方式開展知識產權運營服務試點,在北京建設全國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在西安、珠海建設兩大特色試點平臺,并通過股權投資重點扶持20家知識產權運營機構,示范帶動全國知識產權運營服務機構快速發展。同時,上述機構還引導10個省份設立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有效促進了知識產權與創新資源、產業發展、金融資本的融合,初步形成了“平臺+機構+資本+產業”四位一體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為專利的轉移轉化、收購托管、交易流轉、質押融資等提供了平臺支撐。2018年,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國際運營(上海)試點平臺將在滬成立,該平臺的設立對于擴大知識產權跨境交易和創新要素有效供給,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2016年年底,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通知,決定在有條件的地方優勢產業集聚區,依托一批重點產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開展集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于一體,審查確權、行政執法、維權援助、仲裁調解、司法銜接相聯動的產業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近年來,在不斷完善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國家知識產權局進一步強化專利行政執法,堅決依法打擊民生領域與高新技術領域專利侵權和假冒專利行為;同時積極開展展會專利執法維權工作,大力推進電子商務領域專利執法維權“閃電”專項行動。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專利行政執法辦案總量達6.7萬件,同比增長36.3%。
實施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是過去幾年國家知識產權局企業專利工作的重要任務。“企業貫標以來,我公司已邁進全國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的行列,截至目前已擁有發明專利100余件。”山東綠葉制藥有限公司知識產權部負責人深有感觸,貫標促進了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使綠葉制藥在國內制藥企業中率先實現了“走出去”。“國家知識產權局從知識產權領域發展的需求出發,在加強政策引導的同時,積極發揮知識產權標準化在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提高管理效能、促進行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動實現從標準制定到標準實施的管理,引導企業、科研組織等創新主體提升知識產權資源的創新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在有關部門支持下,已經制定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科研組織知識產權管理規范》《高等學校知識產權管理規范》。目前,全國已有眾多省份開展了企業知識產權貫標工作,超過2.6萬家企業通過貫標,并進入了國家、省、市的知識產權優勢企業行列。同時,科研組織和高等學校的貫標試點工作也在逐步推進中。
本文標簽: 【科沃園知識產權】專利申請 專利加急 專利獎 專利獎申報 國家知識產權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