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知識產權可分為工業產權與版權兩類,工業產權中則包含我們經常聽到的專利。專利的質量與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自2011年起,我國已經連續6年成為全球遞交專利申請最多的國家。我國專利雖然申請數量多,但實際被授權的比重偏少,而且專利的“含金量”也有所不同,還有許多進步空間。
申請發明專利中僅有三成被授權
僅有3省市發明專利授權過萬
三種專利中,最受重視的發明專利,不僅在中國整體授權率偏低,而且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差異也很大。東部地區數量偏多:廣東、北京、江蘇、浙江和上海是最集中的發明專利地點。而西部地區則比較欠缺這方面的專利,西藏與青海只有幾十個發明專利的授權,與廣東省的數量差了近600倍。
我國專利壽命 平均不足8年
為驗證中國專利的質量,世行的報告將中國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從三個方面作比較:專利的壽命、專利文獻的被引用度,以及海外專利保護的申請數量。可惜的是,我國在三個方面均處于落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