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家知識產權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大專利代理領域“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提升專利代理服務質量,促進專利代理行業健康發展。
專利代理機構情況
☆專利代理機構數量
圖1 2008年至2017年我國專利代理機構數量變化情況
如圖1所示,專利代理行業規模持續擴大,截至2017年底,我國專利代理機構共有1824家。
2008年至2012年,全國專利代理機構以平均每年50家左右的數量平緩增長。從2013年開始,全國專利代理機構數量突破1000家,開始呈現大幅增長趨勢,之后的幾年,每年新增專利代理機構均在100家以上。2017年,專利代理機構數量增長最為迅速,較2016年增加313家,增長率為20.71%。截至2017年底,全國專利代理機構總量達到1824家,與2008年相比增加了159.09%。
☆專利代理機構地域分布
圖2 2017年各省(區、市)專利代理機構分布情況(注:本圖中的數據不含國防專利代理機構)
如圖2所示,各省(區、市)的專利代理機構數量存在著較大差異。專利代理機構主要分布在北京、廣東、江蘇、上海四地,東部及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專利代理機構較多,區域分布情況與各省(區、市)專利申請量基本吻合。
北京、廣東、江蘇和上海四省、市的專利代理機構超過100家,其中,北京專利代理機構數量居全國之首,共500家,占全國專利代理機構總數的27.41%;廣東位列第二位,共277家,占全國專利代理機構總數的15.19%;江蘇和上海分別以140家、127家位列第三名、第四名,分別占全國專利代理機構總數的7.68%和6.96%。
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青海和海南的專利代理機構數量均少于10家。在上述地區,2017年甘肅新設專利代理機構1家,其他地區均無新設立專利代理機構。這些地區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部,經濟和科技發展較東中部地區有一定的差距,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知識產權服務的需求與經濟發展程度成正相關。
☆專利代理機構注銷情況
2016年底,全國專利代理機構數量為1511家,2017年,全國新設立專利代理機構324家,注銷專利代理機構注冊證的11家。從機構總量、新設數量、注銷數量來看,專利代理機構經營比較穩定,為專利代理服務質量提供了堅實保障。在上述11家注銷了專利代理機構注冊證的機構中,依當事人申請,在其妥善處理各種尚未辦結的事項后予以注銷的10家,依行政處罰決定撤銷專利代理機構注冊證的1家。上述11家機構分別分布在江蘇、安徽、黑龍江、內蒙古、山東、天津、北京和廣東,其中廣東注銷3家,北京注銷2家,其余省(區、市)各注銷1家。
執業專利代理人情況
☆專利代理人數量
圖3 20018年至2017年執業專利代理人及取得代理人資格人數變化情況
如圖3所示,近10年來我國執業專利代理人數量整體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2008年,我國執業專利代理人為5742人,此后平均以8%左右的速度增長。到2011年,執業人數增長速度加快,提高至11%左右。2014年執業專利代理人數量超過1萬人,之后以每年新增2000人左右的趨勢上漲。2017年執業專利代理人達到1.6367萬人,新增1492人,增長率為10%。執業專利代理人隊伍呈持續快速增長趨勢,體現了我國專利代理行業人員規模持續擴大的良好勢頭。
取得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的人數也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2009年,取得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的人數首次超過1萬人。從2013年開始,平均增速從13%提升至20%左右,到2017年,總計3.72萬人獲得了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
☆專利代理人地域分布
北京地區執業專利代理人共6695人,占全國執業專利代理人總數的40.9%,取得專利代理人資格的人數同樣排名第一,共1.1331萬人。廣東排名第二,執業專利代理人共1897人,取得專利代理人資格的人數共4625人。上海執業專利代理人數量位列第三名,為1169人,共有2828人取得專利代理人資格。江蘇的執業專利代理人數量稍低于上海,共1141人,但取得專利代理人資格的人數多于上海,為3386人。西部地區的執業專利代理人人數較少,該地區排名前三位的省、市分別為四川、陜西、重慶。
☆專利訴訟代理人數量
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推薦的2017年第二期訴訟代理人名單數據顯示,2017年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共推薦了2242名專利訴訟代理人。北京專利訴訟代理人人數最多,達到1387人,占總人數的61.86%;廣東和上海的人數均超過100人,分別為178人和147人。
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情況
☆考試報名情況
圖4 2007年至2017年考試報名情況
如圖4所示,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報名人數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近年來,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和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科技創新不斷加強,知識產權事業快速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報名參加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繼2016年報名人數首次突破3萬人,2017年報名人數持續增長,達到3.2722萬人,增長率為5.73%。
☆考試通過情況
圖5 2007年至2017年考試通過情況
如圖5所示,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通過人數逐年提高。2012年開始,通過人數增長迅速。2017年,通過人數達到5094人。
自2004年起,允許我國香港、澳門特區居民參加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2011年,向我國臺灣地區居民開放報名。截至2017年,共有56名香港考生、1名澳門考生和436名臺灣考生通過考試。
改革試點情況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放管服”改革要求,深化專利代理行業改革試點工作,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關于做好2017年專利代理行業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新增天津、貴州作為改革試點地區,試點省(區、市)增加至12個。在改革試點地區,降低專利代理機構設立門檻,并在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錄取方面給予優惠。2017年,共464人取得可在本地執業的專利代理人資格證,設立享受試點政策專利代理機構150家。
圖6 2017年改革試點工作情況
如圖6所示,專利代理行業改革試點工作促進了試點地區專利代理行業蓬勃發展。2017年,在12個試點省(區、市)新設立的全部162家專利代理機構中,享受試點政策的專利代理機構150家,占比超過90%;尤其是吉林、江西、河南、湖南、廣西、貴州六省、區,所有新設立的專利代理機構均享受試點政策。
行業監管情況
2017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加強專利代理行業事中事后監管,針對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掛靠行為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集中治理工作,各地抽查專利代理機構1200余家,抽查執業專利代理人7000余人;清理整頓并曝光一批違法違規執業的機構和人員,已注銷執業證或正在辦理注銷手續的89人,給予2家專利代理機構行政處罰,吊銷3名“掛證”人員的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對“掛證”行為形成震懾作用,進一步規范了專利代理市場秩序。
2017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共作出處罰決定14件,其中吊銷專利代理機構執業許可證、吊銷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的處罰決定7件。處罰決定中,涉及“借證辦所”的4件,涉及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掛靠的1件,涉及“偽造專利權轉讓協議、擅自變更發明專利申請人”的2件,涉及“私自接受委托,承辦專利代理業務,收取費用”并“泄露委托人的發明創造內容”的1件,涉及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違紀的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