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在重慶市開州區關面鄉泉秀村七里坪木香種植基地,近3萬畝木香迎來了豐收季。泉秀村村民趁著好天氣跟老天爺搶時間,有的在刨挖、有的在晾曬、有的在烘烤,一派繁忙景象。
“ 今年木香價格好,每斤能賣7.5元,按目前行情,預計今年收入能超過20萬元,馬上就能還清債務脫貧了。” 正在晾曬木香的泉秀村2組村民唐祖亮喜滋滋地說。
在開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幫助下,開州人用了大約10年時間把“ 開州木香” 這一地標產品做成了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的大產業。經計算,僅泉秀村今年收獲經加工后的干木香就可達1000余噸,產值預計可達1500萬元。
瞄準致富產業
開州區地處重慶市東北部、三峽庫區腹地,是國家級貧困區。2009年以前,開州人為了擺脫貧困落后的面貌,立足農業大區的實際,開展了各種各樣的嘗試,種果樹、養桑蠶……均收獲甚微。開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09年,在開州區委、區政府的安排下,開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會同多個部門赴云南考察,發現當地大面積種植木香。由于木香價格高,當地農民很快致富。經仔細查閱資料,走訪調查,對比開州區的地理環境,他們決定引導開州區北部山區的農民種植木香。
當年的試種獲得了成功。由于市場行情不錯,一些農民嘗到甜頭后積極性很高,全區木香種植面積迅速擴大。泉秀村木香種植大戶謝明章的種植面積已達200多畝,每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
為了調動更多農民種植木香的積極性,開州區采取“ 龍頭企業+土地流轉+產業示范基地” 模式,實行產銷一條龍服務,農戶負責種植,專業合作社跟龍頭企業簽訂木香購銷合同,負責統一銷售,并實行保底價,解決了木香種植戶的后顧之憂,人們的生產積極性高漲起來。
“ 現在價格有保底,比市場價略高。我們只管按照技術要求把木香種好,收到家里來,其他的不用我們操心,結賬也快。” 唐祖亮欣喜地說。
打響致富品牌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目前開州區的木香種植面積已近10萬畝,年產干木香近萬噸,占全國木香總產量的60%左右,成為名符其實的全國木香第一大區。
然而問題又接踵而至。雖然規模上來了,但是由于知名度不高,市場認可度較低,產品出現了大量積壓。
這時,開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干部主動找上門來,幫助“ 開州木香” 申請注冊了地理標志商標,并于2012年獲準注冊。從此, “開州木香 ” 有了自己的“ 身份證 ”。與此同時,在該局的組織協調下,開州木香頻頻亮相國內各大博覽會和展銷會,多次獲獎,極大地提升了開州木香的知名度。
有了名氣,產量也有了保證,但是如何提升質量、打開銷路成了當務之急。為此,開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會同有關部門,引入具有精加工技術、銷售渠道廣、資金實力雄厚的企業入駐木香生產加工基地,幫助木香種植戶由賣原材料向賣藥品轉變,大大提升了木香產品的附加值。
經過幾年的努力,開州木香的品質贏得了國內外客商的好評。2012年,開州區的100噸干木香首次出口到印度,至今共出口印度500多噸,它已成為開州區農民脫貧致富的途徑之一。
“ 目前,我們指導木香種植大戶依托重慶大巴山中藥材開發有限公司,在開州工業園區建立木香精粉、香精深加工項目,走高端發展的道路,爭取到‘ 十四五’ 時期木香種植面積達到25萬畝,打造中國 ‘木香之鄉 ’ 。” 開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信心滿滿地說。(柳鵬 彭春生)